记者一线行丨麦客眼中好“丰”景-和记娱乐网站

[编辑:窦嘉琪]

6月6日,在临漳县岗陵城村,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刚一结束,参赛选手张亚飞顾不上喝一口水,三步并作两步蹿上农机,匆匆赶往临漳县大呼村,在那里,几个种粮大户还等着他呢。

从岗陵城村到大呼村并不近,张亚飞驾驶的收割机速度也不慢,没一会儿,大片的金黄麦田出现在眼前,这里是张亚飞未来几天的“主战场”。

“今天比武的名次你知道了吗?”记者坐在收割机的副驾发问。

“好像是第一名吧。”张亚飞腼腆一笑。

作为冠军,张亚飞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农机老手,相反,今年35岁的他真正成为一名麦客也才两年多的时间。“我父亲干这行十几年了。现在他年纪大了,再加上血压有点高,我就接了他的班。”张亚飞告诉记者,接班之前,他一直走南闯北,在外打工,偶尔在农忙时回家帮忙。如今,父母反倒给他打起了下手。

“记账的那人是我妈,今年一直是我俩搭档,我负责收,她不仅要当好收割机的‘眼睛’避开盲区,还要负责记账。”随着张亚飞的指向,麦田间的小路上,一个全副武装防晒的中年女人正拿笔在一个淡粉色账本上写着:“崔新春6.1+1.4+5.4亩、付二妮1.1亩……”张亚飞母亲张美珍在账本上精准地记录下今天收割的亩数。“这些都是老客户,因为我们活儿做得细,掉籽少、麦茬低,每年麦收他们都会提前打电话约时间。今天要收的这30亩地分别属于6个人,必须要一笔一笔记清楚。” 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,不仅记录了收割田地的面积、何时收割、钱款到位情况,同时也见证了他们这一个多月的辛苦。

6月1日开始割麦子,6天已经收了400多亩。“给乡里乡亲定的价是每亩60到70元不等,根据地块形状大小,收费也有所调整。”张美珍说,“这几天,主要是儿子比较累,吃饭点儿都不下来,饿了就在驾驶座上简单吃点儿,困了就在上面眯一会儿,昨天从早上五点一口气干到了第二天凌晨一点。”

说话间,张亚飞已经收了将近7亩地。收割的过程中,只见他眼睛一直盯着切割台,饱满的麦穗不停地被圈进收割机内。“收割的时候,一定要看好了,速度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保证把麦子都能收进来。”张亚飞说道。

也许,这份颗粒归仓的责任心,正是他这名新手麦客能在比武中夺冠的原因。

另一个让张亚飞机收减损最少的原因,则是他今年刚买的这台收割机。“以前用的是‘70’,今年买了这台‘80’。其中最大的升级就是在风筛的过程中,又多了一道过滤,防止麦粒被风吹走。”张亚飞口中的“80”便是雷沃谷神gr80pro。据张亚飞介绍,这台收割机不仅稳定性得到了提升,而且配有专门的app,在手机上就能查看地块面积,还能随时掌握车辆水温、油温等工作状态,特别方便。

有了新机器,张亚飞的计划也大了起来。“我一直在周边村收麦,还没有跨区收割过,现在有了这台新农机,明年想尝试跨区作业,这样还能多挣点钱。”说着,张亚飞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
望着远处金灿灿的麦田,既是一年好“丰”景,更是农户、麦客们的好憧憬。

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苏醒 李璇


和记娱乐网站
网站地图